随着5G时代的到来,视频和图像越来越成为当下主流的阅读模式;同时,科技的进步也导致了影视器材操作门槛的降低。
可以预见的是,今后选择进入影视行业的人会越来越多。
而无论是专业的电影制作、广告项目,还是自媒体的短视频拍摄,摄影师都是除了导演之外,最重要的主创人员,自然也成为了大家理想的职位之一。
如何才能在千军万马中突出自身的优势,成为更受市场青睐的摄影师,从而做到口碑、事业双丰收呢?这就成为了很多从业者都面临的一个问题。
为了给大家提供一些建议和参考,我们总结了以下四点,希望可以给到你一些帮助:
作为一名优秀的摄影师,他大脑中的理论体系一定是非常系统且专业的,从而才能在这个基础之上,通过不断的拍摄、实践,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理论知识看似只要通过埋头学习就能掌握,但对于很多野路子出身的摄影师来说,却很容易陷入闭门造车的情况。
要多上手操作,在实际执行中检验自己的知识是否掌握牢固,并且有机会的话,一定要通过老师的分析和纠正,真正能够灵活地运用理论,实现灯光布局、拍摄机位、运动的各种变化。
在聊到什么才是摄影师们最喜欢合作的导演时,他们会说,希望导演懂一点摄影,但又别太懂。
这句话换个说法,同样也适用于摄影师,意思是,优秀的摄影师同样也需要具备一定的导演思维。
任何一部影视作品,都是全体剧组成员共同努力的成果。摄影师不仅仅只是一个操纵设备的工具人,而是需要结合剧本内容、拍摄场地、演员表演等多方面的因素,打造出最能表现导演创意和构思的镜头画面。
要明白的一点就是:灯光最终服务于故事,摄影师需要带着导演的思维去打光。
一个专业的摄影师更要明白,如何在同一个场景下根据故事情节和情绪氛围,打造完全不同的光型。
剧组的工作节奏往往非常快,这就要求每个人都尽可能高效地进行工作。而对于拍摄执行来说,大部分的时间其实都花费在了摄影组和灯光组进行机位和灯光的的布置上。针对这种情况,如果一位摄影师能在面对问题的时候灵活变通、掌握一些“投机取巧”的小技巧,在很多情况下,都能避免因为调换机位和光位,消耗过多时间的这种情况。比如在拍摄的现场,当想要调整拍摄高度的时候,大部分人会很“天真”地想通过升高三脚架的方式来提高机位——这也是大部分人的正常思路。但可以直接让演员直接踩在一个箱子上面进行表演,这样可以节省大量调整设备的时间。这种通过一些小技巧,高效处理事情的能力,是需要积累大量的实践经验才能收获的。剧组的工作建立在合作的基础之上,这就需要每个人不仅要对自己的岗位职责非常熟悉,还要做到和他人保持融洽、和谐的关系。
很多初出茅庐的摄影师,纵然技术水平过关,但很可能在现场拍摄的时候,因为和导演的意见不合,或者导演提出了一个在技术上无法实现的画面要求,以致于产生冲突、拖累了整体的进度。一旦面对这种情况,实战经验丰富的摄影师自有一套解决的办法。
比如面对上述这种情况的时候,当导演提出了一个天马行空的想法,摄影师先不要急着否定导演,这样很容易让整个剧组的氛围紧张起来,甚至形成两股对抗的力量。摄影师应该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导演解释他的想法为什么不可行,并且基于现有的条件,给出相应的替代方案。这样下来,既维护了导演的面子,又彰显了自身的能力水平,个人的口碑也就由此建立,自然之后就会有跟多的项目愿意找这样的优秀摄影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