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材不是本质,对电影的要求会决定一切。——《怪胎》导演廖明毅
2020年4月,《纽约时报》网站发布了贾樟柯等五位国际顶级导演以“疫情”为背景创作的短片,并配发了题为《在乏倦的隔离期寻找电影的魔力》的报道。
这是希腊塞萨洛尼基电影节以“空间”为主题,以席卷全球的新冠疫情为背景,聚焦隔离生活的短片拍摄计划。
该计划邀请来自全球多位导演同题创作,每部片长3分钟左右,必须全部在室内空间完成。“从视觉上来说,贾樟柯的短片《来访》是所有作品中最精良的制作,虽然只用了一天和一只手机来进行拍摄。”“这组短片的完成,标志着生命的胜利,”贾樟柯对《纽约时报》说,“它们表明无论于何种艰难的境地之中,人类的思想仍然可以通过电影自由呼吸。在此危难时刻,我们需要彼此的言语和信念,通过电影突显我们彼此的联结。”
而值得注意的是,被《纽约时报》给予至高评价的这部来自贾樟柯导演的短片全部的拍摄设备只有一部手机。那么问题来了:既然手机都可以拍电影了,那我们还用专业的摄影机干嘛?
1
技术不过关一切免谈
业余和专业的区别不在于设备,而在于技术和审美。专业摄影师一定会关注影响的画质,留意造成画质变化的各种因素,但是无论使用怎样的设备,都能拍出不失水准的画面。而刚入行的摄影师也总会有与此类似的问题:画面不干净,要如何解决?有限条件下,如何守住画质、拍出氛围?不同场景中,怎样用好光线和影调?复杂构图中,怎样突出主体?影像侧重风格,还是服务于故事,分寸感如何把控?说起来头头是道,为何自己拍出来的东西却不尽人意?
……
“模仿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它帮助我锻炼我的技术。才华和创意是学不来的,但电影摄影的技术是可以——也必须——学会的。” ——戈登·威利斯,ASC,代表作《教父》三部曲
2
从模仿开始
也要找对标杆和方法
电影百年,各种花样都有人尝试过,一个初学者费尽苦心所得到的、自认为有创意的画面其实只是对前人做过的事情的重复。所以在学习技术技巧方面,模仿大师之作是世界上多数院校培养艺术家的方法之一,而且一定是经典的、精致的画面才值得模仿。
《断背山》
自然怀抱中的禁忌爱情
李安邀请罗德里戈·普列托做《断背山》的摄影师,罗德里戈·普列托摄影的电影或多或少带有一定的粗糙感,而李安要求普列托用另一种风格对待《断背山》。《断背山》的画幅比是1.85∶1,比起变形宽银幕的2.35∶1或2.40∶1,它纵向的空间更大一些。普列托一开始觉得这部影片应该是用宽银幕展现自然风光,但仔细分析之后认为,无论从展示山的高度还是强调演员的表演,实际上都不适宜用太宽的银幕。
《断背山》的画面总是用焦距略微短的镜头拍摄的,27mm 或 32mm,即便不是用来拍大全景。这样的画面有着比较大的纵深透视关系,前景和后景都比较清晰。普列托用于特写的镜头焦距也相对较短,他喜欢 40mm 和 50mm,他说这样的镜头看起来比较私密,就像摄影机在接近角色。如下图,这样的特写镜头与使用长焦的效果不同,人的面部可能会有轻微变形,但在物理意义上,较短焦距的镜头拍摄时距演员更近,所产生的近距离感比长焦镜头更真实,观众能够感受到这种微妙的变化。
3
殿堂级大师技法
选取ASC、BSC国际一线摄影师经典范例,针对不同创作需求,深度剖析其照明手段和拍摄方案。无论是新人还是行业老手,都能从中找到适合自己的视觉参考。
罗杰·迪金斯 Roger Deakins,BSC,ASC
英国 / 美国电影摄影师
罗杰·迪金斯是奥斯卡史上的传奇,他在奥斯卡奖项上颇为坎坷,11次提名后,直至2018年才开始斩获金奖,接连凭借《银翼杀手2049》《1917》拿下最佳摄影奖。除此之外,他也是国际大奖的赢家,另有168次获奖、146次提名。与他合作过的导演很多,但其中最受瞩目的是他与科恩兄弟以及萨姆·门德斯的长期合作。他拍摄过影像风格化的影片,比如《锅盖头》(Jarhead,2005)明亮刺眼的沙漠,但一直以来,他总有一些影片不露摄影痕迹,让你只专注于故事本身,特别是在使用数字摄影机以后的几部影片都没有突出的摄影风格,却几乎年年获得奥斯卡提名。他还是喜欢自己掌机的摄影师,认为只有这样才能把握好摄影的分寸和节奏。 罗杰·迪金斯把自己定位为一个观察者,他总是试图把自己观察到的东西用画面展现出来,不刻意追求激进和独创,不带先入为主的成见,不墨守技术成规。迪金斯喜欢使用摇臂,如果将它安装在移动轨上,可以完成更复杂的运动。迪金斯也喜欢手持摄影。早在《锅盖头》制作期间,有一天门德斯对迪金斯说:“一个 7000 万美元投资、有着替身演员和爆炸场景影片,你却用手持摄影拍摄!可我们拍片就是要这样。”
达吕斯·康第 Darius Khondji,AFC,ASC
法国 / 美国电影摄影师
达吕斯·康第和不少重量级欧美导演有过紧密合作,代表作:《黑店狂想曲》《异形 4》《战栗空间》《偷香》《午夜巴黎》《爱在罗马》《蓝莓之夜》。他曾获奥斯卡最佳摄影奖提名1次,获其他国际大奖7项,提名33项。康第喜欢特殊的洗印工艺,但他在留银工艺中会施加更多的控制,使影像暗部产生纯正的“黑”的同时,没有明显的颗粒感。他在近年的作品中,也使用数字调光,并依然在洗印过程中使用不同程度的加冲技术。康第还有一个工作习惯,就是对演员近景和特写布光一定亲力亲为,他说:“我不能容忍演员脸上有不好的光效。”因为照明光源有不同的色再现差别,达吕斯·康第曾专门利用这一特性在影片《偷香》中用日光灯塑造露茜(丽芙·泰勒/Liv Tyler饰)的美国形象。即使她在人群中,康第也尽量单独为她打光,“将粗糙的现代感带入古老的托斯卡纳,以及那些与外界隔绝的当地人中间”。康第说:“光线就像一种温柔的呵护,轻轻地触碰她的肌肤。”
4
拍出电影感!
正如上文所说,才华和审美不能轻易学会,但电影摄影技术是可以,也必须学会的。